返回教授列表
[CHEM1020]鬼神之罪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5年Spring季
授课教授:Xiaoyuan LI
我觉得教授 嗓音清晰洪亮
这门课的Grade:一般
我觉得这门课差强人意,然而由于我感兴趣的程度低,因此没好好学,但是贵也不差。建议持有学相关专业意向的大学生本科生学习,否则也许有一种硬头皮学并且为一些专业意向学者和嗜好炫耀和刺激同类的人垫底的感觉并不美妙。总之,理论上讲,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课都不可能让所有学生拥有好贵,否则此课会因被哄抢而闻名。愿同学们不要被极端言论左右,周详考虑后再做选择。
孤陋寡闻的我认为现在展示出课程内容纲要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 添加/去除(课程)时期, 会有介绍。
[CHEM4430]Symmetry in Chemistry and Spectroscopy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4年Fall
授课教授:李晓原
我觉得教授 很厉害
这门课的Grade:较好
因为之前学长的cwiki(http://ihome.ust.hk/~msssug/cwiki/672)选了这门课,上了之后感觉这是化学系最好的课之一了,强烈推荐CHEM的学弟学妹final yr来上。
个人感觉这门课的精髓在于它是站在一个high vantage point去回看一些之前学过的东西(有机无机分析物化),用的是group theory这个tool/perspective (扯一句不相关的,也同样强推老林的CHEM5310,关于molecular orbital theory)。虽然本身作为一个algebra里的研究对象,Group theory在化学里更像是一个bookkeeping principle——很多molecular properties/spectropical features最后都可以归结到某个点群的性质。这门课的内容围绕如何进行这样的thinking/derivation而展开。
虽然是group theory,但其实这门课在数学证明方面基本没有,所有group theory里面涉及到的theorem和concept直接给出(。接受了这样一个theoretical framework以后就会讲应用,具体来说是判断分子的point group, character table, 判断各种physical properties, MOT and bonding, IR/Raman spectra和electronic/vibronic spectra。后面应该还有CFT什么的但是上学期没来得及讲。
Midterm主要考判断各种分子点群以及一些点群的性质(subgroup, isomorphism etc),没什么难度。final是take home的,因为学期后半部分学的那些derivation非常需要花时间,以至于教授提前了一个多月就把卷子发给我们了……final比较费纸……
简单说说教授。XY Li应该是全化学系上课最有激情的了,上课有时候会讲一些很有劲的段子以及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个人感觉他很有学者的范儿~
这门课的reference可以看Cotton的chemical applications of group theory以及MIT open course 5.04 Principle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I (Nocera),不过这两个的难度都大于这门课.
[CHEM1020]要上的唯一一门化学课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4年spring季
授课教授: 李晓原
我觉得教授 有非常强大的气场!
这门课的Grade:Grade神
我觉得这门课 !!!!
不学与化学相关专业的同学看过来!
期中期末五五开!!!
真的没有更加简洁明了的课了!!!
课程包含的内容见上一篇孔兄写的cwiki,我就不赘述。
下面谈我自己对这门课的看法:
生物化学一直是我的残废学科,我上这门课之前也是没抱太大的希望,也根本不想投入太多。
教授就要求买化学的教材,要做reading assignment,由于我对自己化学的要求不高,所以没买,我也不建议以后不学化学的同学买,其实真的不必看书,考试的内容很浅显,notes足矣(notes做的还是非常好的)。至于平时的lecture,听着听着就容易困然后就听不懂了,于是我就走了一半多的堂TAT,建议不愿意听就不必听,不要浪费时间。
期中貌似是78道MC,本人86/100,目测高过1.5个sd。ps:一定要背单词!!!考试一定要细心!!!!TAT本人是期中考试三天前狂看notes+抱孔神的大腿所以成绩还凑合。期末考试全是大题,考察的点不太全面,偶然性比较大,最后直接出grade了。我是study break的时候粗略看了一遍notes,然后考试前两天狂看notes,本以为A-左右的成绩,最后竟然拿了A+,可能是教授可怜我吧。。。
总之,建议选这门课,不必投入太多且拿好grade,何乐而不为?
[CHEM1020]值得尊敬的李晓原教授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4年spring
授课教授:Prof. LI , 李晓原教授
我觉得教授:很好!!!!!
这门课的Grade:Grade神
CHEM 1020 General Chemistry IB
为了cwiki的完整性和后来者的可读性,首先先写一下课程的基本内容吧。
这个课是理院大一的基础课程,但是貌似工院的chemical engineering 是必修课,所以上课的时候见到了很多工院的小伙伴,于是课堂就感觉特别热闹,每个星期对于我来说最欢快的就是这个时候了,一整班的小伙伴们坐在LTA最中间的前两排乐呵呵地听着李晓原教授的激情授课。这个课由于很多人上,堂特别大,我们这个sem是363个人。平时上课就要一个LTA,考midterm的时候连坐满了三个LT,霸气。
正是因为堂很大于是按照惯例这个课就比较好grade,而且大部分的内地生在高中都上过其中的重要内容——atomic orbitals 和 molecular orbitals,所以基本上没人说workload 大的,不来上课的大有人在。当然正是因为来自广东,因此这部分内容我没有上过。
课的基本内容就是:atomic orbitals, naming simple compounds, bondings, the localized electron bonding models(包括Lewis structure, the Ve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Repulsion Model 和 hybridization),molecular orbitals,chemical energy, the ideal gas law.
以上基本内容以授课顺序排列,全都是很基础但是真的要花心思去学的东西。应该说,这个课刷grade是可以,但也不能太hea,太hea的话,多好的课的grade都会被你搞烂。而且其实里面有很多点是很细的,如果不认真看的话,容易小跪。
midterm和final各50%。CHEM 1020 的出题方式随教授的不同多有变动。李晓原教授在考midterm之前告诉我们,考试难度会比课本难度稍低一点点呢!而且全部是MC呢!各位童鞋喜出望外!然后。。。两个小时70+道选择题,如果认真复习的就发现了各种在课本和ppt角落的小点,然后很快就做完了。。。抹油认真复习的看到就只能蒙,特别是考化合物的名字的直接给跪。
然后李晓原教授在final的时候就觉得大家做MC太简单体现不出水平,于是在final的时候就不给大家出MC了,全部大题。具体表现为六道大题两个小时,但每道大题里有六七个小问。。。molecular orbitals 跟 localized electron bonding models 混合使用的那道题真的是做到很不确定,一出来听某大神对答案的时候果断感觉已经跪了。不过大家做出来普遍反应不是很难比较适中,感觉好像大家都欢欢喜喜把理院课上成工院课稳拿A+的样子,还有某工院大神坐在我前面考两个小时的卷子他提早45分钟交卷,顿时吓坏我等学渣。不知道这堂是不是A+真的特别多,因为教授连final check paper都没有果断直接出grade。
不得不谈的是李晓原教授。作为化学系的chair professor,真的很牛。他还曾经参与过深圳那间搞出了大新闻的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办工作,不过后来因为和朱清时合不来,科大的几个大牛教授都退出了筹办工作。他上课特别有激情,ppt特别有条理,每个小节都会承前启后一下,所以整个授课和notes很有系统性,十分便于理解。还有他的授课很有科学家的感觉,经常给你介绍一些超越化学的科学观念,可以感受到他对科学的理解是很深的。不过由于他很喜欢用激光笔,而且是功率特别高的激光笔,所以他的激光笔老是没有电,老是要换~到后来他就每次上课都拿一大盒激光笔过来,没电了就换。还有就是他特别接纳学生问问题,无论多basic的问题,他都很耐心地解答。而且回邮件很快,基本必回。回答的时候尽量详细,有一次某大神问了个问题,他直接专门做了个ppt给他解释。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个院的,都特别推荐来上这个课(不知道是不是ccc)。grade好,能学点东西,还能领略科学家的风采,何乐而不为呢。
对了,最后真的要给MSSSUG的工作点个赞。写cwiki都有提醒,真的是业界良心!!
[CHEM1010]General Chemistry IA
LI Xiaoyuan
课程时间:2013年Fall季
授课教授:Prof. Li Xiaoyuan
我觉得教授:男神级教授
这门课的Grade:Grade神/较好
这门课是理学院的requirement,同时也是S&T类的CCC课。作为一门1字头的化学,但从内容上来说,是对高中知识的一个延伸,知识点高中都会听说过,如果学过竞赛的同学基本上秒杀这门课。内容主要有基本的化学概念,还有最基本的结构化学和物理化学。workload巨小,没有assignment,但是会有一些自己看书自己写的书后习题。上这门课主要靠自觉,上完课之后抽个20min看看内容就够了。Midterm全MC,到了Final是30%MC,30%概念性简答题,40%计算题,总体难度与书本上的习题相同。
Grade的分布 50%的midterm和50%的final,其中有10%是书本上的练习
值得一说的是这门课的教授,作为化学系的chair prof,授课实力毋庸置疑,notes的条理相当清晰,而且也不像有些课上课prof用的和LMES上的是不同的。教授讲课十分生动,有激情,声音洪亮,我坐了一sem的第三排(LT-C),每次一睡着就会给他一生怒吼震醒。 最主要的是,prof会把重要的知识点讲得非常的细致,很多知识点高中懂得但是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上完他的课之后会对这些疑点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而且prof还特别强调批判性思维,会经常在课堂上引导你去多点思考,并且把最新的化学科研成果展现出来。课后有问题可以和prof讨论,他会很耐心的跟你讲解,回email什么的也很快,是极其负责任的一个教授啊! 跪拜男神!(本人有点想为了他minor一个化学的冲动,这样就还可以上他的课- -)
貌似理院大陆学生prereg chem1020?但其实如果不太喜欢化学,或者化学底子不太好的可以swap成1010,一般都会批准的。而其他学院的学生如果想选修化学作为CCC 而又不想背太多东西的话(貌似chem1004要背很多?),强烈建议选这门课,从头到尾除了背命名其他都是理解性的东西。
说实话,上完这门课之后,或许获取的知识并没有特别多,可是收获的是一种理科思维的训练。感谢李晓源男神的神作!!
[CHEM4430]Intermediate Physical Chemistry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3年春季
授课教授:Prof. Xiao-Yuan Li
这门课的Grade:较好.我上这课的时候,一共只有两个人Reg了,所以教授直接两个人都给了A.当时教授是说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Research经验进行Paper Search,以此发现两个或以上在Lecture Note Chapter 5 (Point Groups)中没有出现过的Molecule,才有机会得A+.
大概是因为学生少,所以教授讲得比较慢,而且每堂课开始前总要花好几分钟跟我们聊天,所以最后的Kinetics部分没有讲完.但即使如此,我觉得前半部分的Group Theory已经足以成为Reg这门课的理由.
除了李晓原教授上课的风格以外,这课的亮点主要还在于它的内容.很多它的好真的是直到毕业了开始真正做一点Research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我的感觉是,如果这课学得好学得扎实,那么在之后的Research里,绝大部分涉及Group Theory的Chemical Application的地方都没什么问题了(当然前提是你以后研究的不是Algebra..).我在新的地方再学一遍Group Theory的时候,时不时还要把这课的Lecture Notes翻出来看看,也依然觉得十分有价值.
考试的话,由于只有两个人,所以Midterm和Final都是Take-home.但是据说学生多的时候考试都是In-class的.我感觉题目比较经典,都是一道大题十几二十个小问.Midterm倒还好,因为很多都只是判断Molecule的Point Group.但是Final就要命了,有好几题都是要用Reduction Formula和Projection Operator分析Molecule的Orbital以及Physical Properties,写起来没几个小时真弄不完,还很容易出错...
我感觉好像每学期Reg这课的人不多,但这么好的课不应该让它被埋没了,这么好的资源也不应该让它被浪费了.希望有兴趣的化学系朋友们都能去上上这课,没兴趣的也可以去听听前几节,我相信李晓原教授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ITSC账号过期前随便写了点东西,希望对化学系的朋友们有一点用处,也算是最后为MSSSUG做一丁点儿贡献了.
[CHEM4430]Intermediate Physical Chemistry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3年春季
授课教授:Prof. Xiao-Yuan Li
这门课的Grade:较好.我上这课的时候,一共只有两个人Reg了,所以教授直接两个人都给了A.当时教授是说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Research经验进行Paper Search,以此发现两个或以上在Lecture Note Chapter 5 (Point Groups)中没有出现过的Molecule,才有机会得A+.
大概是因为学生少,所以教授讲得比较慢,而且每堂课开始前总要花好几分钟跟我们聊天,所以最后的Kinetics部分没有讲完.但即使如此,我觉得前半部分的Group Theory已经足以成为Reg这门课的理由.
除了李晓原教授上课的风格以外,这课的亮点主要还在于它的内容.很多它的好真的是直到毕业了开始真正做一点Research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我的感觉是,如果这课学得好学得扎实,那么在之后的Research里,绝大部分涉及Group Theory的Chemical Application的地方都没什么问题了(当然前提是你以后研究的不是Algebra..).我在新的地方再学一遍Group Theory的时候,时不时还要把这课的Lecture Notes翻出来看看,也依然觉得十分有价值.
考试的话,由于只有两个人,所以Midterm和Final都是Take-home.但是据说学生多的时候考试都是In-class的.我感觉题目比较经典,都是一道大题十几二十个小问.Midterm倒还好,因为很多都只是判断Molecule的Point Group.但是Final就要命了,有好几题都是要用Reduction Formula和Projection Operator分析Molecule的Orbital以及Physical Properties,写起来没几个小时真弄不完,还很容易出错...
我感觉好像每学期Reg这课的人不多,但这么好的课不应该让它被埋没了,这么好的资源也不应该让它被浪费了.希望有兴趣的化学系朋友们都能去上上这课,没兴趣的也可以去听听前几节,我相信李晓原教授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ITSC账号过期前随便写了点东西,希望对化学系的朋友们有一点用处,也算是最后为MSSSUG做一丁点儿贡献了.
[CHEM4430]Intermediate Physical Chemistry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3年春季
授课教授:Prof. Xiao-Yuan Li
这门课的Grade:较好.我上这课的时候,一共只有两个人Reg了,所以教授直接两个人都给了A.当时教授是说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Research经验进行Paper Search,以此发现两个或以上在Lecture Note Chapter 5 (Point Groups)中没有出现过的Molecule,才有机会得A+.
大概是因为学生少,所以教授讲得比较慢,而且每堂课开始前总要花好几分钟跟我们聊天,所以最后的Kinetics部分没有讲完.但即使如此,我觉得前半部分的Group Theory已经足以成为Reg这门课的理由.
除了李晓原教授上课的风格以外,这课的亮点主要还在于它的内容.很多它的好真的是直到毕业了开始真正做一点Research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我的感觉是,如果这课学得好学得扎实,那么在之后的Research里,绝大部分涉及Group Theory的Chemical Application的地方都没什么问题了(当然前提是你以后研究的不是Algebra..).我在新的地方再学一遍Group Theory的时候,时不时还要把这课的Lecture Notes翻出来看看,也依然觉得十分有价值.
考试的话,由于只有两个人,所以Midterm和Final都是Take-home.但是据说学生多的时候考试都是In-class的.我感觉题目比较经典,都是一道大题十几二十个小问.Midterm倒还好,因为很多都只是判断Molecule的Point Group.但是Final就要命了,有好几题都是要用Reduction Formula和Projection Operator分析Molecule的Orbital以及Physical Properties,写起来没几个小时真弄不完,还很容易出错...
我感觉好像每学期Reg这课的人不多,但这么好的课不应该让它被埋没了,这么好的资源也不应该让它被浪费了.希望有兴趣的化学系朋友们都能去上上这课,没兴趣的也可以去听听前几节,我相信李晓原教授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ITSC账号过期前随便写了点东西,希望对化学系的朋友们有一点用处,也算是最后为MSSSUG做一丁点儿贡献了.
[CHEM4430]Intermediate Physical Chemistry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3年春季
授课教授:Prof. Xiao-Yuan Li
这门课的Grade:较好.我上这课的时候,一共只有两个人Reg了,所以教授直接两个人都给了A.当时教授是说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Research经验进行Paper Search,以此发现两个或以上在Lecture Note Chapter 5 (Point Groups)中没有出现过的Molecule,才有机会得A+.
大概是因为学生少,所以教授讲得比较慢,而且每堂课开始前总要花好几分钟跟我们聊天,所以最后的Kinetics部分没有讲完.但即使如此,我觉得前半部分的Group Theory已经足以成为Reg这门课的理由.
除了李晓原教授上课的风格以外,这课的亮点主要还在于它的内容.很多它的好真的是直到毕业了开始真正做一点Research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我的感觉是,如果这课学得好学得扎实,那么在之后的Research里,绝大部分涉及Group Theory的Chemical Application的地方都没什么问题了(当然前提是你以后研究的不是Algebra..).我在新的地方再学一遍Group Theory的时候,时不时还要把这课的Lecture Notes翻出来看看,也依然觉得十分有价值.
考试的话,由于只有两个人,所以Midterm和Final都是Take-home.但是据说学生多的时候考试都是In-class的.我感觉题目比较经典,都是一道大题十几二十个小问.Midterm倒还好,因为很多都只是判断Molecule的Point Group.但是Final就要命了,有好几题都是要用Reduction Formula和Projection Operator分析Molecule的Orbital以及Physical Properties,写起来没几个小时真弄不完,还很容易出错...
我感觉好像每学期Reg这课的人不多,但这么好的课不应该让它被埋没了,这么好的资源也不应该让它被浪费了.希望有兴趣的化学系朋友们都能去上上这课,没兴趣的也可以去听听前几节,我相信李晓原教授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ITSC账号过期前随便写了点东西,希望对化学系的朋友们有一点用处,也算是最后为MSSSUG做一丁点儿贡献了.
[CHEM4430]Intermediate Physical Chemistry
LI Xiaoyuan课程时间:2013年春季
授课教授:Prof. Xiao-Yuan Li
这门课的Grade:较好.我上这课的时候,一共只有两个人Reg了,所以教授直接两个人都给了A.当时教授是说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Research经验进行Paper Search,以此发现两个或以上在Lecture Note Chapter 5 (Point Groups)中没有出现过的Molecule,才有机会得A+.
大概是因为学生少,所以教授讲得比较慢,而且每堂课开始前总要花好几分钟跟我们聊天,所以最后的Kinetics部分没有讲完.但即使如此,我觉得前半部分的Group Theory已经足以成为Reg这门课的理由.
除了李晓原教授上课的风格以外,这课的亮点主要还在于它的内容.很多它的好真的是直到毕业了开始真正做一点Research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我的感觉是,如果这课学得好学得扎实,那么在之后的Research里,绝大部分涉及Group Theory的Chemical Application的地方都没什么问题了(当然前提是你以后研究的不是Algebra..).我在新的地方再学一遍Group Theory的时候,时不时还要把这课的Lecture Notes翻出来看看,也依然觉得十分有价值.
考试的话,由于只有两个人,所以Midterm和Final都是Take-home.但是据说学生多的时候考试都是In-class的.我感觉题目比较经典,都是一道大题十几二十个小问.Midterm倒还好,因为很多都只是判断Molecule的Point Group.但是Final就要命了,有好几题都是要用Reduction Formula和Projection Operator分析Molecule的Orbital以及Physical Properties,写起来没几个小时真弄不完,还很容易出错...
我感觉好像每学期Reg这课的人不多,但这么好的课不应该让它被埋没了,这么好的资源也不应该让它被浪费了.希望有兴趣的化学系朋友们都能去上上这课,没兴趣的也可以去听听前几节,我相信李晓原教授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ITSC账号过期前随便写了点东西,希望对化学系的朋友们有一点用处,也算是最后为MSSSUG做一丁点儿贡献了.